《大学》原文与现代翻译

《大学》原文与现代翻译

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

大学的宗旨,在于发扬人内在的光明德性,使人民不断革新进步,达到最完善的境界。

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

明确了人生的最高目标之后,心志才会坚定;心志坚定了,才能心平气和;内心平和了,才能安稳不乱;安定之后,才能冷静思考;经过思考,才能有所收获。

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

万物都有根本与枝末,事情都有开始与结束。懂得分清轻重缓急、先后次序,才是接近“道”的表现。

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;致知在格物。

古代那些想要将自己的光明德性传播到天下的人,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;想要治理国家,必须先整顿好家庭;想整顿家庭,必须先修养自身;要修养自身,必须先端正内心;要端正内心,必须先使意念真诚;要意念真诚,必须先扩充知识;而扩充知识,要通过深入探究事物的道理。

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

探究事物道理之后,才能获得真正的知识;获得知识之后,意念才能真诚;意念真诚了,内心才会端正;内心端正了,身体才能修养好;身体修养好了,家庭才能整顿好;家庭整顿好了,国家才能治理好;国家治理好了,天下才能安定太平。

自天子以至于庶人,壹是皆以修身为本。

从天子到普通百姓,都以修身作为根本。

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。其所厚者薄,而其所薄者厚,未之有也。

如果根本混乱了,而末端却治理得好,这是不可能的。人们忽视重要的根本,而去重视次要的末节,这从未有过成功的例子。

是故君子先慎乎德。有所不德,其所不执也。

所以君子要谨慎对待道德修养。如果某件事有损道德,即使是有利的,也不去做。

是故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,无诸己而求诸人,非也。

君子要先在自身具备某种德行,才可以要求别人;如果自己没有,却去要求别人,这是不对的。

是故治国在齐其家者,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,无之。

所以那些治理国家的人,必须先整顿好家庭;如果自己的家庭都教化不了,却想教化他人,是不可能的。

故君子不出家,而成教于国。

君子不必离开家庭,就能以身作则影响整个国家。

发表评论